记一次折腾Arch Linux
前言
由于身边的大佬全都用上了Arch linux,再加上以前还有一位朋友教过我安装流程,所以有了折腾的兴趣。本来打算在实体机安装,但是不太想破坏笔记本电脑已有的环境(去折腾硬盘分区什么的),也不想破坏家里云的环境(已经部署了一些正在使用的服务),所以最后使用了KVM虚拟机的方式。以下是一些折腾的收获!
*注:本文不是安装教程,只记录折腾思路
折腾结果
基础——安装内核&桌面环境
一开始我以为这一部分肯定是最难的,不过折腾下来并不算复杂,跟着网上的教程很轻松就完成了。
由于cockpit自带的VNC不支持复制粘贴命令,而我人又比较懒,所以就使用ssh连接到了虚拟机,完成接下来的安装。
问了AI,它告诉我官方的安装脚本不如手动安装灵活,所以我就直接进行了手动安装:
简略步骤就是
准备安装介质,进入Live环境
分区、格式化
安装基本系统
生成fstab文件
Chroot到新系统
配置新系统,配置用户,安装grub引导及常用软件包
完成安装
成功进入了tty。
接下来,就是图形界面的安装了!使用pacman安装完kde、SDDM,就可以进入桌面了。
远程连接方案
由于见到KDE图形界面特别兴奋,再加上VNC不如RDP有那么多功能,我打算找一个更好的方案。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。
首先,我想到的是xRDP(实际上KDE已经有了KRDP,但我当时没注意到)。折腾过程遇到的问题是——虚拟机已经启动了一个KDE会话,xRDP连接完之后黑屏。本以为解决掉这个问题就能放心用了,结果一连接——卡的要死!鼠标按一下都要反应好久喵!最重要的是,调分辨率、缩放比例什么的对xRDP也没什么用 太难受了呜呜
只好求助AI,AI推荐了修改kvm配置,在5900端口开个SPICE协议,改一下虚拟机显卡配置,再用Remote viewer连接。连上了!然后开心地发现画面不仅是一帧一帧加载出来的,而且宿主机的散热风扇狂转,就像跑了一整天AI似的。很明显,这不是一个可行方案(又或许是我配置有问题,总之最后没搞成)。
接下来,我发现了NoMachine方案。只需要在arch虚拟机上开个NoMachine服务器,再用客户端连接就行了。但这个软件操作实在有点迷,最终并没有成功连接!一直报错!
是不是ssh隧道(由于我使用笔记本电脑连接,虚拟机在台式机上,NAT转发在无线网卡下不靠谱,所以只得用ssh隧道转发端口)影响的呢?我的想法是使用WirdGuard把两个电脑组进同一个网络环境里。不过配置不太熟练,最后不仅把电脑的网络连接切断了,AI给出的指令还误删了kvm的defalut网络!太可恶了喵!
最终经过一系列抢救,终于恢复了虚拟机的网络。到这里也没什么心情搞了,已经搭进去好久时间。我开始考虑简单一点的方案。尝试了Todesk,官方给的软件包版本太低了,不让我连接。然后又尝试向日葵,发现连接完了之后黑屏,原来需要改成X11会话而不是默认的Wayland,到这里我基本上彻底放弃了。
不过即使如此,我还是想到了X11转发。只需要在连接方那里安装一个X11服务器,就可以把图形化界面转发到连接方那里了!虽然还是很卡,我也懒得再做优化,这个方案也被弃用了。不过整了个活,做出了这样的奇观:
archdows(大彻大悟)
最后,思来想去,或许还是VNC最适合我,毕竟像我这样不会折腾的菜鸡,搞一堆不成功还不如先用默认方案。
没想到吧,内容最多的一章节全是失败经验。
桌面壁纸
那就来美化KDE吧~
想找点二次元壁纸,简单搜索了一下,https://wallhaven.cc/是个不错的选择,只要搜人物名字tag就可以出来一大堆。
主题
用什么主题好呢?
那就catppuccin吧,不仅可以美化kde本身,还能美化一下Konsole!太好啦喵!
总之非常好用喵~
(图中的是fastfetch 可以用yay安装)
中文输入法
输入法的话...咱用了Fcitx 5
过程挺顺利的,就是踩了个小坑,Wayland需要一些额外配置,好在Fcitx会弹提示,告诉我该怎么做,不然估计又得折腾一整天(心虚)
魔法(?
由于魔法猫猫晓夜与猫粮之间隔了一层墙壁,所以使用了“魔⭐法⭐飞⭐跃”
由于神秘工具只提供deb、rpm包,我打算使用工具转换为arch的包,可惜出了大问题!Arch和Debian里面有些软件包的包名不同,导致安装工具报错依赖缺失,笨笨晓夜也不会修,于是只好转向别的方案——命令行魔法,其实也不赖啦,至少能用了。
结语
这里就是我的全部折腾过程了~回首整个折腾过程,除了在远程连接方案上浪费了太多时间,其实别的都还算轻松,在群友、AI和搜索引擎的帮助下,也没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!谢谢你读到这里喵,拜拜~